我們釋尊佛在往昔無量劫前既已成佛





 我們釋尊佛在往昔無量劫前既已成佛,名號為翁博美多佛(中文音譯根花佛)。

祂化現佛及菩薩之樣貌來度化此有情世界之眾生。

 

佛陀示現十二行誼於此娑婆世界,全然為度化有情而展現的一種遊戲狀態。 

 

因此世界中尚有諸多因無明而引起的幻想者,故佛以智慧方便法化現於五濁惡世的忍土中,為饒亦有情而開示三轉法輪、四轉法輪。而吾等僥倖生於佛教住存流世之時。

 

為珍惜此難值難遇之世,每天應當務之急必須以拜師學佛、聞法禪坐、改變惡習…等等,至關重要的是要在無明上下功夫。

 

佛陀往昔既已成佛,故不用於此世界反覆成佛,咸皆為此娑婆世界不計其數之無明眾生才有了種種的示現。吾等亦含括在此些無明眾生之一,而淨化頑固的無明乃至關重要的事情。故學到佛法、聽到佛法、知道佛法的每一字、一偈,皆應運用在內心之中進而改善習氣。透晰此世界的對境執著、透晰世界的執著之心,令此二者執著降低即是重要的。

 

我們要徹底的習慣改變,研究自己多一點、研究他人少一點;研究己之惡念惡行轉變為善念善行,最後變為究竟空性;從研究他人之惡念惡行轉換為不研究之情況下,進而變成慈悲他人之惡念惡行等等,則較為像一個佛教徒應有之態度。希望吾等皆能成為,時時刻刻看自心的佛教徒、分分秒秒有善念的佛教徒 簡簡單單過生活的佛教徒、實實在在入佛法的佛教徒。

 

每日無歇地於聞思修,特別是打坐上…等等,尋求在究竟上證悟,堪稱表裡如一的好佛教徒。如此即有能力幫助的上此世界,也順機自己能夠幫上自己的。利益他時須先利益自己;沒有利益好自己是無法利益他人的,凡夫是利益不了眾生。

 

是故唯有跳脫凡夫之心、凡夫之行為;當練就成功覺悟之心態、覺悟之行為後,如此行持饒亦有情較容易成辦。故佛教中提及:法身如來是為自己而證悟法身如來,如同為度化有情自己要先度化自己般,兩者皆有相連性,故大家加油喔!

 

2020/04/21 持明恩師即述

為淨化此次蔓延全球之新型冠狀肺炎而每日撰寫之法露,截至今日為第73篇,願見聞者吉祥 願世界和平 願有情解脫成佛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入雄心菩薩行論》第六品 修忍辱

《入雄心菩薩行論》合掌祈願與懺悔

《入菩薩行論智慧品》2018年6月16日(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