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第二十偈(三)

圖片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二十偈(三)  གཉིད་ཚེ་རྨི་ལམ་དུས་ཀྱི་བདེ་སྡུག་ཀུན།།  眠寐顯現諸苦樂夢境  སད་ཚེ་དྲན་པའི་ཡུལ་ལས་དངོས་སུ་མེད།།  醒覺境空僅存餘念頭  དེ་བཞིན་འདི་སྣང་དགའ་སྡུག་དྲན་ཡུལ་ཙམ།།  此生亦如夢幻無實有  རྟག་བརྟན་མེད་པས་སེམས་ཆོས་འཚོ་བར་རོལ།།  觀諸無堅法融心生活  密勒日巴尊者在深山修行,他不想找一間房子,因為找一間房子,就需要錢,就需要去工作,他沒有空暇,所以他不尋找房子,住在山洞裡就好了。如果他要尋找食物的話,又要花時間找食物,覺得不划算。如果他要幫妹妹的話,他也不想花這個時間,於是他決定不幫忙妹妹,獨自一人一直行持解脫成佛的修持。 密勒日巴尊者在山洞閉關的時候,來了一群獵人,看到尊者就說:「你到底是鬼或是人呢?綠幽幽、黑漆漆的,是什麼東西呢?人不像人,鬼不像鬼。」 於是密勒日巴尊者唱了一首道歌:「有情輪迴者看我的時候,我是怪物。我看到他們的時候,他們也是一種怪物。」雖然密勒日巴尊者的生活這麼苦,但是心中都是快樂為主,心態就是如此。   大成就者帝洛巴每天都去河邊釣魚,看起來生活得很辛苦,但是心態是快樂的,因為他主要是去幫助魚。馬爾巴羅札種田,也不一定很開心,因為很累。可見辛苦在身是可以的,辛苦在心是不行的。你心裡不要辛苦,這需要練習,但不是說說就會有的。   心和行為是兩碼子事情,這是誰都會說。如果我們馬上說一遍,連三歲小孩也會說,可是不容易做到。那麼要怎麼做呢?你要練習、練習。怎麼練習呢?要明白一切都是空性,不用這麼執著。因為一切都是幻覺,不用這麼執著。因為一切都是無常,也不用這麼執著,好好地過生活就可以了。 看到人應如同見到佛菩薩一樣,要好好地對待。聽到好聽的話語,很開心。聽到不好聽的話語,如同空谷回音一樣地看待。如果自己有善力願意發送給他人,他人的一切惡力影響到自己的時候,自己就用慈悲的心來對待他人。 特別是做事情、寫字、打字的時候,就像最近我很忙一樣,一直寫稿,這麼忙的感覺,但是心中很快樂,有的人還是痛苦的樣子,而我在快樂之中,不快樂也不行,已經來不及了。 以我們現在的年齡來說,連快樂的時間都不夠了,卻把時間花...
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第二十偈(二)

圖片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二十偈(二)  གཉིད་ཚེ་རྨི་ལམ་དུས་ཀྱི་བདེ་སྡུག་ཀུན།།  眠寐顯現諸苦樂夢境  སད་ཚེ་དྲན་པའི་ཡུལ་ལས་དངོས་སུ་མེད།།  醒覺境空僅存餘念頭  དེ་བཞིན་འདི་སྣང་དགའ་སྡུག་དྲན་ཡུལ་ཙམ།།  此生亦如夢幻無實有  རྟག་བརྟན་མེད་པས་སེམས་ཆོས་འཚོ་བར་རོལ།།  觀諸無堅法融心生活  如果在追求快樂與不要痛苦的過程裡,你的心混雜起來、心窘迫痛苦的話,那麼就不值得了。因為一切都像昨日的夢一樣,昨日夢裡的人不知道這是夢,所以為了消除痛苦,忙了多少、辛苦了多少呢?為了形成快樂,又忙了多少呢?但是睡醒以後,會發覺快樂與痛苦都是假象。 我們現在碰到任何問題,問題已經是問題了,碰到也已經碰到了。假設幾天前、幾年前你曾經賺到錢,幾千萬在你的手裡,有錢的感覺,多開心的一件事情。假如幾年以後的今天所有的錢都賠掉的話,過去有錢只是一種夢的感覺,所以都是不起作用的。 佛陀曾提醒出離心、出離心。若是我們想要練習出離心的話,要很清楚此生怎麼過,也要很清楚心態怎麼動。如果好好學習佛法的話,會具有一種動機上的力量、一種明白的智慧、一種有方法的慈悲,所以會過得很愉快,過得很輕鬆,過得很自在。 否則明天要吃什麼呢?今天也沒太多錢,開的車子也經常故障,但是心態上每天都要好好地過,每天都好好地努力,這樣就會開心起來,因此不能放太多的執著在人生的快樂上或人生的痛苦上。 執著不要太重,執著要輕一點;執著不要太深,執著要淺一點。此處提到,一切快樂和一切痛苦都是在顯相之中、觀念之中、意念之中的一種思惟而已,並不是堅定、穩固的。 你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,碰到任何問題都不要當作最大的問題。仍應輕輕鬆鬆地面對,仍應輕輕鬆鬆地努力,但是心要歡喜自在,在明白與智慧之中處理所有人物事的問題。心要輕鬆的原因是,因為會死、會變,又不是屬於你的,所以一切根本都不會跟隨著你。 你把一切錢財都交給小孩,小孩也不一定會把所有錢財都照顧好,敗類頑劣的小孩這麼多,世界的變化這麼大,你要努力的目標、努力的結果也不一定百分之百會成功,所以大部分以差不多、差不多的方式來過生活,痛苦的時候也差不多,不需要這麼痛苦,快...
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第二十偈(一)

圖片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二十偈(一)  གཉིད་ཚེ་རྨི་ལམ་དུས་ཀྱི་བདེ་སྡུག་ཀུན།།  眠寐顯現諸苦樂夢境  སད་ཚེ་དྲན་པའི་ཡུལ་ལས་དངོས་སུ་མེད།།  醒覺境空僅存餘念頭  དེ་བཞིན་འདི་སྣང་དགའ་སྡུག་དྲན་ཡུལ་ཙམ།།  此生亦如夢幻無實有  རྟག་བརྟན་མེད་པས་སེམས་ཆོས་འཚོ་བར་རོལ།།  觀諸無堅法融心生活   睡覺的時候做夢,夢到快樂的事情,例如賺到錢、親戚朋友圓滿、見到一些好朋友等,展現出開心的樣子,夢中此時很快樂。但有時候做夢,夢到找不到人、賺不到錢、碰到敵人,夢中感到非常辛苦和痛苦,所以夢中的快樂、夢中的痛苦在睡醒以後,在念頭中還能感覺到好像曾夢過什麼,念頭之中似乎存在的樣子,但是沒有真實的存在。 昨日的夢到了今天都不是真實的,但是昨日的夢裡有苦,也有樂,有遠離苦的思想,也有遠離痛苦的努力行持,為了快樂,也有開心,為了開心,也有努力發展。但是睡醒以後什麼都沒有,只剩心念之中的一個回憶而已,沒有真實的存在,如同夢境已經消失一樣。 此生所有的顯現,包括你的家人所具足的一切快樂和痛苦等,都如同昨日的夢一樣,在你證悟的時候,會不見,在你身心分離的時候,也一樣會不見。 我一生忙碌又如何呢?不用等到身心分離,想想2001年的時候,當時你在做什麼呢?不同的時期又如何呢?2000年那年我在北京,我記得有一位王先生帶我去長城玩,當時飄著雪,我們去了一個地方有一座佛的舍利塔噶巔樂具加持苑,那裡有一個美迪亞中心,這中心上有一個高如佛塔一樣的屋頂,旁邊就是領導人新年發表談話的地方,我們從飯店裡可以看得到領導要走的玻璃通道。 那時我在北京,你們在哪裡呢?想想看?那時你們在做什麼、想什麼呢?從那時到現在,看一下有哪些事情是有意義的呢?有哪些事情是完全無意義的呢?人生就是這樣過了。 如同昨日的夢一樣,到了今天所有夢中經歷過的快樂和痛苦都不成立,所以無論昨天或今天所產生的快樂和痛苦也都不成立。有些人的記憶裡只記得痛苦,不記得快樂,所以這種人不容易快樂。有些人的記憶裡都記著快樂,不太記得痛苦,這種人很容易快樂。我是屬於不太想記痛苦的人,因為記得痛苦是沒有意義的。 此生當中的執著,為了追...
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第十九偈(下)

圖片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十九偈(下)  སེམས་ལ་ངལ་བརྒྱའི་དུཿ་ཁ་འཁྲིགས་པའི་ཚེ།།  痛苦煩悶擠壓緊逼迫  སྡུག་བསྔལ་འབྱུང་རྩ་བྱ་དངོས་དེ་ལ་དཔྱད།།  誠觀痛苦根源本來貌  བསྒྱུར་དུ་མེད་པའི་གནས་ཚུལ་ཞིག་ཡིན་ན།།  苦雖已成無法變異時  བྱ་དངོས་གཞན་ཉུག་སེམས་ཆོས་འཚོ་བར་རོལ།།  轉事心鬆法融心生活  你此生所做錯的事情、發生過的問題或心不乾淨等很多問題都可以改變,從現在開始轉變,人生就會很圓滿,看得起自己、看得起他人,所以一切都可以改變。   「轉事心鬆法融心生活」,此處提及「轉事心鬆」,即是轉變、轉心、轉心鬆,轉變事情,換掉對境、心要鬆。心鬆鬆的要做什麼呢?佛法融入內心之中,好好地生活下去,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法門融入在心間。 有位弟子非常好,轉變很大,他對家人也很溫柔,我經常讚美他。但是寶島有些人被讚美的時候,就像吃毒藥一樣,馬上會出問題,所以讚美要得當。   「於諸一切應讚者,身化一切剎塵數,以極虔敬之身姿,最勝恭敬心頂禮」,這就是禮讚的意思。需要讚美的時候,就一定要讚美這個人。若是師兄之間有好的優點就必須要讚美,值得讚美的實話就是真正的讚美。 寶島上有些人經常說:「你真是個漂亮的美女。」不是美女也說成美女,這不算是讚美,好像是欺負她的感覺,但是對方真的是美女,讚美她美麗才是真正的讚美。 心裡很痛苦的時候,非常糾葛的時候,非常複雜的時候,感覺無法活下去的時候,你要尋找一下源頭。找到源頭,就可以改變,而且你也可以開心起來。有些事情則是越尋找越找不到,改變不了的事實,這時你要尋找另一個對境,內心轉換一下心態。 這位弟子從以前的照片看起來年輕帥氣,很有本事的樣子,原本具足圓滿的身體,突然遭遇違緣障礙,發生車禍而截肢,他也很痛苦。但是之後他轉換了一個心態,用拐杖當成他的鐵腿,這樣也可以過他的人生,可以開車、可以幫忙鋸木頭等。即使雙腿俱全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得跟他一樣好,他現在就是這麼有本事的人,重點就是改變心態。 每一個人發生問題的時候,要這麼想,有些事改變不了,有些事改變得了。若是改變得了,就不用擔心了。若是改變不了,無論生意也好或人生也好,很多的事情都是...
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第十九偈(上)

圖片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十九偈(上)  སེམས་ལ་ངལ་བརྒྱའི་དུཿ་ཁ་འཁྲིགས་པའི་ཚེ།།  痛苦煩悶擠壓緊逼迫  སྡུག་བསྔལ་འབྱུང་རྩ་བྱ་དངོས་དེ་ལ་དཔྱད།།  誠觀痛苦根源本來貌  བསྒྱུར་དུ་མེད་པའི་གནས་ཚུལ་ཞིག་ཡིན་ན།།  苦雖已成無法變異時  བྱ་དངོས་གཞན་ཉུག་སེམས་ཆོས་འཚོ་བར་རོལ།།  轉事心鬆法融心生活   經常說自己很辛苦,身體沒有力氣了,心情煩雜,說話也沒有精神,氣都快要斷掉的樣子,這麼多痛苦、這麼多窘迫、這麼多不好的事情一直展現出來,為什麼呢?這些問題都要研究一下。 我為什麼這麼累呢?我為什麼這麼苦呢?我心裡為什麼這麼煩呢?我的世界充滿哭哭啼啼、反反覆覆,我怎麼辦呢?為什麼我會這樣呢?你一定要去尋找心中所有痛苦的來源,一切不順的源頭。 例如房子漏水的時候,你一定要先找到漏水的源頭,才能解決漏水的問題。在沒有找到漏水的源頭的情況下,無論如何防漏都沒有用。沒有找到漏水的源頭,即使做再多防水措施,時間久了,還是會漏水。人的痛苦,特別是內心的痛苦,一切不淨、不好、不吉祥、複雜的事物都有其源頭,我們要研究其源頭,這是佛教徒的一種智慧,辯論的勝道。 心裡很煩惱、很痛苦時,要研究其源頭,然後針對源頭下功夫,有些可以改變,有些可以修復。有時候,心裡好煩,一直研究其源頭,雖然後來找到源頭,結果卻無法改變。 心裡的一切痛苦如同虛空中烏雲密布一樣,如同大工廠排放出來的污煙一樣。會出現猶如烏雲密布一樣痛苦窘迫的心態,原因是受人事物的影響。當研究凡夫有漏的人事物時,如果有些事情可以改變的話,就無需痛苦。如果有些事情改變不了的話,就要尋找對境、轉換對境。例如想要一個水晶,若是百分之百確定找不到水晶的話,就應該尋找玻璃來代替。 無論在生意上或生活上,一定會碰到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、無法成立的事情、無法改變的事情,有些事情就是如此,有些真的很困難,這樣繼續痛苦下去也不行,你早就應該要想通一些道理,會有所幫助的。 有位弟子的思想乾淨,他從來沒有起邪念過嗎?並不是。對我來說,他經常起邪念,但是他有對治力,就能消除邪念,所以純淨。我也讚揚他義勇,因為他有世間法和佛法的義氣,他很...
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第十八偈(下)

圖片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十八偈(下)  གྲོག་མ་བཞིན་དུ་མི་ཚེ་བྲེལ་བ་དག།  晨朝落暮猶似螻蟻般  འབྲས་བུ་འཐོབ་པ་ཉི་ཚེའི་འཚོ་སྤྱོད་ཙམ།།  所獲之物微渺如沙漏  བྲེལ་བའི་བརྩོན་རྒྱུན་ཐར་པར་ཁ་ཕྱོགས་ན།།  若轉無益諸事精勤行  ཐར་པ་མཆོག་ཐོབ་སེམས་ཆོས་འཚོ་བར་རོལ།།  得勝解脫法融心生活   你真的想解脫嗎?這是一個問號。你在意過解脫這件事情嗎?你仰慕過出現解脫模樣的觀音菩薩嗎?你仰慕過示現解脫的文殊菩薩嗎?你仰慕過釋迦牟尼佛嗎?最起碼要仰慕諸佛菩薩,將諸佛菩薩變成自己的榜樣。 大多數人的榜樣根本不是諸佛菩薩,甚至有些老弟子有時候也會說喜歡某明星之類的。愛打籃球的人也把籃球明星變成他的偶像,凡人世界就是這樣,這是習慣上的問題和目的上的態度,這是兩種不一樣的態度。 可見如果我們想要解脫的話,所做所行都要朝向解脫、朝向解脫、朝向解脫,方向在解脫方面,才會有效果。 有些弟子有空的時候,常用手機看新聞,卻沒有想利用這個時間來念經。我沒有講法時,他也沒有想要坐在佛桌前。甚至有人來精舍,不念經、不持咒、不打坐,我在精舍裡從來沒看過有人主動念經、持咒和打坐,因此不具解脫的因,果當然不會展現出來。   今天所講述的是,凡夫眾生像螞蟻一樣,跑來跑去,做了很多事情,日夜不停地忙碌,覺得自己的家人不對、自己不對、自己的金錢財物不對、自己的事業不對,思想則更忙,但是得到的結果卻是一個很小的東西。 金錢財物對生活有些許幫助,但即使再多的金錢財物放進棺材裡也帶不走。有些人雖然做了一些無意義的事情,但多少有些許獲得,不過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的生活條件也得不到,無論多忙仍然沒有錢。 因為你們是學佛者,身為上師的我要敢講,當直接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,不能支持你們這種凡夫的思想。你們每天動盪的念頭都是凡人的思想,你們每天做的都是凡人的事情,凡夫世界中你做得對。  但是以一位佛法老師,以上師的立場來說,不能說你做得對,因為你將你的精神和時間全都放在凡人的操作方向,不對就是不對,我的意思是,這樣做是不對的。 不對又怎麼樣呢?我們要改變一下我們的思想,解脫的思想要多一點,要多做一點解脫相關的事,最起碼會有...
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第十八偈(上)

圖片
《法融心生活》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十八偈(上)  གྲོག་མ་བཞིན་དུ་མི་ཚེ་བྲེལ་བ་དག།  晨朝落暮猶似螻蟻般  འབྲས་བུ་འཐོབ་པ་ཉི་ཚེའི་འཚོ་སྤྱོད་ཙམ།།  所獲之物微渺如沙漏  བྲེལ་བའི་བརྩོན་རྒྱུན་ཐར་པར་ཁ་ཕྱོགས་ན།།  若轉無益諸事精勤行  ཐར་པ་མཆོག་ཐོབ་སེམས་ཆོས་འཚོ་བར་རོལ།།  得勝解脫法融心生活   佛經和論述皆提及出離心,對於完全不知道自己狀態的人來說,他的快樂從何而來呢?不知道。完全不知道自己狀態的人,如何淨化他的痛苦呢?很難的。快樂從何而來的呢?快樂的源頭是什麼呢?如何淨化痛苦呢?痛苦如何結束等都不知道,大部分的人皆如同螞蟻一般地活著。 如果把山上的一塊石頭搬開,石頭的下方全都是螞蟻。例如藏區的螞蟻窩都很大,這些螞蟻終日為了食物而忙碌。當螞蟻飢餓時,或是有一些草根、樹葉影響到牠們時,螞蟻就會忙碌起來。 當黑熊或小孩不小心挖到螞蟻窩的時候,螞蟻就要重新建造新的窩,螞蟻連比牠自己身體大的石頭都搬得動,全世界力氣最大的是誰呢?是螞蟻。因為和螞蟻一樣大或更大的石頭,螞蟻都搬得動,我們人類也許不行。若石頭比人的身體大,你可能搬得動嗎?你也不行,我也不行,所以螞蟻是一種很強的生物。 如果你躺在草地上觀察螞蟻的生活形態,我們吃的糌粑、青稞或酥油等食物掉在地上,螞蟻先不吃,牠們會先搬回去,一直搬、搬、搬,認真努力地搬回窩裡。 我們就像螞蟻一樣很忙碌,庸庸碌碌地過一生,為了什麼呢?也就是為了吃飽穿暖、居有定所,實際上就和螞蟻一樣,人都是如此。 終日不停地忙碌,但是所得到的東西卻不多,只是過一種臨時的生活而已,一輩子不停地忙碌,得到的只是一天過一天的生活,不餓死而已,即使得到再多也沒什麼特別的用途,辛苦累積起來的錢財最後都留給子女,也有可能被那些不肖子孫將之揮霍殆盡或慘賠的也有,因此如同螞蟻一樣的生活,所得到的殊勝果報是非常小的。 此處所要教導的道理是什麼呢?如果人人都將這種認真忙碌的精進,全都是為了解脫上而行持的話,則會獲得究竟的解脫、成佛,至少也獲得聲聞、獨覺果位的小解脫。 因為人的一生從小到大都如同螞蟻一樣忙碌,如果以這種忙碌的精進和努力,日夜不停地辛勤...